对流: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收藏作品展

2007年11月2日 - 2008年2月24日

参展艺术家:

·雷,伯纳·弗孔,罗伯特·弗兰克,森山大道,荒木经惟,植田正治,细江英公,柴田敏雄,森村泰昌,小野寺由纪以及张海儿、熊文韵、高波、庄辉、王旭、李永斌、洪磊、韩磊、刘铮、荣荣和映里、左小祖咒、邢丹文、黄雅、王宁德、赵亮、黄磊、陈羚羊等

 

摄影是一种在不同地域和人群之间相互通行的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深和跨度中,它对每个人的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自诞生以来,摄影已经在各种历史表述中留下了它深刻的印记,也已经成为现代以来全球文明进程的讲述者和承载者。在当今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景观中,作为艺术作品的摄影在各地域的文化演变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摄影艺术的发源地的欧洲和摄影艺术发展比较成熟的日本,摄影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产生了很多令人激动的大师和杰作。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所收藏的一部分欧美和日本摄影艺术的原作的展示能够体现出摄影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即影像的审美感染力和艺术家真实的个人感受。这些摄影作品在国内的展出还不多见,同这些摄影原作的接触能够带给观众一个欣赏摄影艺术应该具有的基本的历史坐标和关于水准的衡量标准。在这种参照之下,人们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发生和成长的历程就可以有一个更客观和整体的认识。近三十年来经历了深刻变化的中国,摄影艺术在各个时期显示了它们的特殊性以及对历史文化建构的作用。中国的当代摄影很大程度产生于欧美摄影艺术的影响之下,或者身处国际摄影艺术的深刻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差异性产生了试图理解和交流的互动,中国当代摄影正是在这种对流的环境和气氛中产生发展和走向国际的。中国当代摄影与欧美和日本的前辈摄影大师的同场展出,提供了一个连接中国当代摄影和国际摄影文化的场域,在不同影像传统的相互对话当中将显示各自的立足点和特殊性,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现影像在这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展望摄影在未来的人文景观中的作用和意义。

 


 

 

艺术家介绍

 

伯纳·弗孔

法国,1950年出生。

停止了摄影,因为我确信已经结束了,我曾属于的摄影历史舞台摄影,是摄影的挽歌,是纯影像、数码、商业的王国出现之前的最后舞台。那时我们仍然充分相信摄影的真实的力量提供给我们的自己建构真实的虚构的这种奢侈。

--伯纳·弗孔

伯纳·弗孔探索了舞台摄影,摄影的场景设置。他的作品可以归类为最适当的描述真实的虚构系列。玩具手枪是一幅舞台场景,人体模型表现了一个受控制的完美的瞬间,自相矛盾的与潜在的怪诞的暴力产生共鸣。“La Chambre Quibrule”同样是一个舞台布景毁坏于火中,展示了一个捏造的完美时刻如何迅速消失。

弗孔的作品同样制作挑选的弗雷松版本,这是一种罕见的彩色放印,制作出基于色素的影像精细而柔和。这种煞费苦心的方法是亚特里尔弗雷松谨慎使用的家族秘密,他们小心的挑选摄影家。

弗孔的地位仍然很难确定,虽然他在当代艺术界很著名,因为他对现实的模棱两可、颠覆的概念的玩弄。他富于幻想的对内容、思想和实践的挑战导向他最后的系列:最后的影像。

弗孔于1995年自愿停止拍摄照片。

 

陈羚羊

中国,1967年生。

十二张照片是作为一个作品整体来出现的。这个作品跟事物运行的规则和节奏有关。一年是一个完整的基本时间轮回,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时间概念。

  --陈羚羊

1999毕业后,陈羚羊发现自己处于逃避现实的状态。这段远离公共生活的时期给了她灵感创作《十二花月》,表达了她敏感观察到生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更甚于每个低潮期的束缚,尤其是月经来潮和伴之而来的痛楚。

用十二种花来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和一位女性在十二次月经期间部分身体的照片,陈羚羊充满挑衅地假想观众来重新考虑传统对花和女人的隐喻。季节性的花卉在宇宙法则和循环变化中的遵守自然的宏观周期,同样女性的身体遵守小宇宙的循环。

对镜子的有意的使用表明了如此私密审视的身体是自己的映像,同样摄影的侵入性也使这种自我审视转为被他者的审视。

照片所制成的形状依据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门窗形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遵循的也是自然和宇宙的法规。

 

森山大道

日本,1938出生。

没有什么是确切的,无论是我哪一天所看到的东西,抑或梦中所见;无论是晴天,或是多云;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它只是阳光映照下的一个影像。

照片是光与记忆的化石,照片是记忆的历史。

这就是我至今为此的结论。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无视传统技术与构成,代之以用小型便携相机拍摄的粗砺、刮痕、模糊以及失焦的影像。森山大道曾在细江英公手下作学徒,但很快便经过充满社会和政治动荡的六、七十年代而形成了自己的反叛风格。这一时期的学生暴动非常频繁,同美国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森山大道捕捉到这些时代信息,高反差的影像体现出这一时期的社会要求——寻求从日本循规蹈矩的社会和过去中彻底的突破。

森山大道同时也是一个进步摄影团体的成员,该团体出版了颇具影响的杂志《挑衅》,副题为为了思考的挑衅性资源。该杂志出版的摄影和论文批评了有关摄影、艺术和个人表达的现有习惯。影像/话语和自我/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认识,森山大道破碎的影像是对应这种支离破碎的现状的表达。他用当下的状况和暴乱为题,以显著的美学性和思想性来颠覆习俗与传统。

 

细江英公

日本,1933年出生。

对我来说,摄影可以同时是记录,也是自我表达的镜子窗户

相机通常被认为无法描述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但是一个掌握好相机的摄影家能够描述隐藏在他的记忆里的东西

  --细江英公

细江英公涉及各个层面而且娴熟驾驭的意象对他的时代来说是充满创造性的。他对内在表达的强调促成了影像的一代的出现。1961年,细江英公开始与深受欢迎的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热切合作。他们一起创作《蔷薇刑》。1963年,一种巴洛克式、色情的、病态的夸张的阐述使杰出的第二版《蔷薇刑》到达顶点,1971年本书出版,与此同时三岛由纪夫自杀。照片梦一般的特征预示了三岛由纪夫的死亡。其潜在的同性情色对一位以羞涩的品性而闻名的人来说也是一项冒险的自我揭露行为。

细江英公也与舞踏运动的土方巽合作,他们共同探索并表达了超出其严谨的文化的核战争之后日本的想象力。

 

高波

中国,1964年出生。

1983 毕业于四川美院附中

1987 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居北京

个人展览(节选)

  • 1993 中国之春法国巡展
  • 1996 高波摄影西藏 1993 -1995 法国巡展

参加展览(节选)

  • 1996 西藏伦敦摄影画廊伦敦
  • 1997 中国当代艺术和多利美术馆东京
  • 1998 Under/Exposed 斯德哥尔摩瑞典

 

韩磊

中国,1967年出生

我相信我的摄影是文学,我力图写下全部时期的记忆。                    

  --韩磊

韩磊从1980年代开始纪录城市生活。像张海儿一样,他的摄影在纪实中注入自己的创作和意旨。他呈现的是一种明显带有个人视角的现实。一个男人面对着一只狗,一群穿过小镇的艺人;一个父亲背负两个包裹着的婴儿——戏剧性的黑白影像《铁路和人们》系列充满了荒唐、讽刺与同情。每个人的脸上都铭刻着单调枯燥的故事韩磊表示我知道这就是构成我的影像的全部基础。经常被拿来与罗伯特.弗兰克的作品相比较,韩磊所创作的照片是关于现代社会的一部明显个人的纪录。

 

洪磊

中国,1960年出生。

怀旧情绪弥漫洪磊的作品,作为一个自我描述的文人,洪磊通过观念油画、装置和基于摄影的作品,哀悼传统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飞逝。

洪磊在《紫禁城》系列初次体验摄影,伤残的鸟躺在辉煌的昔日皇宫里,这些精心制作的照片,通过刮擦而使它人为地风化,令人想起极度优雅、然而脆弱的五千年帝国势力之后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我已将死鸟看作是我自身的体现,洪磊说。

同样,《仿宋画》系列也与过去相联系。在这些照片中,洪磊引用了宋代名画的构思、布局和色调,然而,一只苍蝇玷污了迷人的荷花。李安宗的宫廷鸟堕落血堆。通过重现过去洪磊的观念摄影勾起人们对传统经典的回忆,即使这种文化已经消失。

 

黄磊

中国,1972年出生。

1995年黄磊在动物园开始拍摄照片,捕捉动物的模拟栖息地。他的黑白照片都是精心手绘的颜色以模仿自然。这些超现实的照片及他对黑白照片的着色,拍摄的人造自然世界都在思考自我欺骗的问题。黄磊以梦幻的色彩提出自然与人造,人类与非人类,现实与幻想的问题。

 

黄雅

中国,1967年出生。

黄雅的照片迫使观众深思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介入的影响——海上浪花、漂流海上的弃船、空荡荡的仓库,都被记录下来,但是一个人也看不到。光影的对比十分强烈,强调了因人的缺席而产生的恐惧感。

 

映里

日本,1973年出生。

她的身体一点也没有腐烂的肉感,只想骨头和灵魂的存在一样清澈。当我注视她时,我看见我自己内心最纯粹的本质。我消失了,但重现在照片中。

  -- 映里

1997年映里辞掉她在《朝日新闻》的工作,已经厌倦了拍摄毫无意义的名人照片,映里在摄影中寻求意义。《1999,东京》属于她超越的部分,这是她认识到通过摄影能找的自己的身份与自我价值,在东京的街头拍摄舞蹈家白河直子给了她一种进化精神般的快感。因为她感到她可以抓住一个人的本质特征。这给了她一种潜在的感觉,就是她可以表达一些超越可见的世界以外的奥秘

 

李永斌

中国,1963年出生。

我的信条很简单,就尽可能快地使我脑中事物形象化……

  --李永斌

时间的推移强烈的吸引了李永斌。他的录像、电影和摄影的主题是连续的,从不同现象和事物中记录世俗。他选择摄影作为捕捉时间的媒介是很自然的。在《生命证词》作品中,李永斌拍摄每一天草和他自己头发的生长。草的静静生长,伴随脸上投影的逐渐加深,使我们强烈感觉到时间。随着每一天的逝去,虽然变化是微小的,生命却在一点点地前进。

 

刘铮

中国,1969年出生。

易装癖者、垂死老人、心理障碍者、少林和尚-——刘铮的《国人》系列组成一个广大的,经常被忽视的,占大多数的中国社会。《国人》是刘铮从1994年到2002年间走遍全国拍摄的一个雄心勃勃的系列,包括超过120张照片。这些照片一起形成一幅直接、毫不掩饰的中国视像,通过一位年轻男子的眼睛在追寻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刘铮说:我通过摄影分析我自身,就像一位患失忆症的人努力寻找自己身份、追溯自己的过去。所以这些照片超越了刘铮所受训的新闻摄影的纪实风格,洞察了个体身上最脆弱的方面,并且在他们最不设防的时候捕捉它。

 

曼·雷

美国,1890-1976年。

我不拍摄自然,我拍摄我的想像。

  --·

1912年,新泽西的依曼纽尔·雷德尼斯基开始将自己的名字签署为曼·雷,从那时开始,他创造了一个至今提及现代主义、达达主义摄影乃至超现实主义摄影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名字。达达主义在一战之前兴起,以反艺术公然藐视理性。其后衍生出的超现实主义,是对一战和二战期间达达主义解散的积极回应。超现实主义意在重新积聚意识和无意识的领域,寻求将梦境与幻想与日常理性的世界相结合,它追求更真实的,绝对的现实。

·雷一开始作为一个商业艺术家住在纽约。为了复制自己的油画和其它影像等混合媒介的作品,他开始自学摄影。后来移居巴黎, 1921年,曼·雷成立了一个摄影工作室,并开始摄影创作。并称之为"雷影"Rayographs)。这些具有非理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实验摄影浓缩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本质。

 

荒木经惟

日本,1940年出生。

我唯一能说的可能显得很可笑,那就是:我对女人和她的世界一无所知。

她们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必须拍摄她们。

  --荒木经惟

荒木经惟已经赢得最有声望又最有争议的当代摄影家之一的声誉。

他多产而极富煽动性的情色人体以及有关被严格禁止的主题的作品,推动了一种摄影观念:即从那种为传统、服从、节制所束博的拘谨文化中摆脱、解放出来。荒木经惟对他妻子的纪录,从他们的蜜月到她的去世,显示他极度个人的、主观的以及自白式的风格。

女孩的世界系列探索了东京的城市亚文化,并且揭露出某些社会禁忌,如色情、观淫癖与恋童癖。

总而言之,荒木经惟多方位的、日记般的对女性和东京的探究,激起人们的崇敬,也引起很大争议:如爱情、欲望、困扰、性、美、女人、快乐和希望。

 

罗伯特·弗兰克

瑞士,1924年出生。

我总是向外看,试试审视内心,力图说出真相,可也许没有什么是真正真实的,除了外面的世界。但外面的世界是多变的。

  --罗伯特·弗兰克

罗伯特·弗兰克以他的《美国》(1958)而广为人知,这本富有开创性的摄影集以怀疑和坦诚的态度详细审查了战后美国的文化。他的照片挑战并震撼了那个被宣传为繁荣和生气勃勃的时代。通过揭示在有投币点唱机的小餐馆用餐的人们、办公室员工、空空的店面以及出席葬礼的人的陌生的、焦急的和错位的摄像,弗兰克以参差不齐,粗颗粒的风格,捕捉了一种美国式的空幻。在《美国人》之前,罗伯特·弗兰克还游历伦敦、西班牙、秘鲁、威尔士和巴黎。这一时期的作品《Porte Clignancourt.巴黎》囊括了他诠释俗世和真实的一贯追求。

 

荣荣

中国,1968年出生。

你不能想像这里发生的情况。

  --荣荣,给妹妹亚丽的一封信

1992年到1994年间,一群执著追求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搬入了大山庄,非官方的重命名是北京东村。住在他称为朝阳区的垃圾场的这个地方,荣荣开始拍摄居住在村里的艺术家,记录下他们实验的行为艺术表演,2002年这个村子被拆毁。

荣荣的摄影不只是纪实性的照片,而是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的开始。东村地狱般的特征给他全新的创作提供了背景。他拍摄的废墟、朋友、自拍像和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都是一种内视,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开始分析、辨别并记录下他的人生和社会的转变。

 

植田正治

日本,19132000。

我想要摄影透露摄影家轻微的介入。

  --植田正治

植田正治是独一无二的,他不受当时出现在东京和关西的先锋派运动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现代主义表达方式。植田正治一直定居在他的家乡镜港,他最著名的照片拍摄于鸟取沙丘。

他的《沙丘剧院》系列以他的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为主角,人物象雕像般组合,背对着引人注目的灰色沙丘。通过在同一地平线轴上并置不同的主题(如一个玩保龄球的人的帽子,一把伞,一辆自行车,还有和服)。客体被从他们的原有语境中移走,简化为展现他(它)们单纯的状貌和形式。以这样的方式,植田正治创造的影像赋予朴实的现实生活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氛围。

 

柴田敏雄

日本,1949年出生。

我喜欢透过取景框发现事物,而不是事先构筑影像。

  --柴田敏雄

柴田敏雄在东京国立美术音乐大学接受教育,在根特皇家学院继续学习,并留在比利时一直到1979年。在国外的时间让它更敏锐地感受他的出生地日本的自然风景。他的《日本精粹》系列传达了他对人类的介入留在自然中的印迹之兴趣。柴田敏雄的摄影常常描述显著的工程业绩,例如大水坝(就如在《无题》所示)或风景和路边防侵蚀或滑坡的网。使用大型的相机,柴田敏雄的摄影作品强调了日本风光的抽象美,并记录了它正在转变为城市风光。

 

王宁德

中国,1972年出生。

王宁德的摄影探讨了塑造个人的记忆和历史的主题。《某一天》开始于三年前王宁德说当我决定做这个新的作品时,将联系到成长过程中,记忆,性别差异,现实,以及我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对象范围从学生到家庭再到党员,每个人都闭着眼睛侧着头。描述的场景使人联想到很戏剧性的情节昏昏欲睡的记忆在梦幻的氛围中蒸发。在构思这些摄影作品时,王宁德不是用摄影图像再造或唤醒过去,而是对记忆审查的过程。

 

王旭

中国,1964年出生。

王旭的摄影方式单纯而直接,他拍摄的荒凉小镇和城市是对现代生活的安静地调解。它们传达了一种发自心底的空,似乎一个看不见的气泡侵吞了每一个居民。1995年,王旭参加了一个由新闻摄影家刘铮、袁冬平等10人共同参与的最早的独立实验展览之一,这个所谓的”Topic小组探索了纪实的新闻摄影之外的领域,展示的影像透露了个人的视角。视觉灵感是来自个性特征,而不是得于看摄影画册王旭总结道。

 

邢丹文

中国,1975年出生。

我试图将我们21世纪的现代性勾勒出一个视觉的表现。

  --邢丹文

邢丹文的早期作品记录了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事件和行为艺术,因为她是北京东村的积极参与者。此后她的作品逐渐转向包含主题如文化干预、全球化及其冲突、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间接影响、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戏剧性。

作品《停电》灵感来自邢丹文广东之行,目击当地和外来工人靠回收计算机组件维持简单的生活,虽然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省份之一。拍摄电子垃圾”——成堆废弃的和拆卸下来的绳子电线、集成电路板和其它电子配件,她的照片正视了促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残余物。

 

熊文韵

中国,1953年出生。

在我的旅程中,无论何时我爬上山峰,我看到西藏司机和乘客留下的彩色的经幡,西藏人喜欢把红、橙、黄、绿、蓝和紫搭配在一起。据说这种色彩搭配来源于彩虹,而彩虹是通往上帝的天梯。我相信这种有条不紊的形式是宇宙中最单纯的美的形式。一种永恒的秘密隐藏在这美的单纯形式之中。

  ---熊文韵

《流动彩虹》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熊文韵在途经西藏公路路边点缀的简陋房屋。他合并西藏人祈祷的旗帜上的色彩到他们的建筑上,创造了十分醒目的构成,这种单纯的美被赋予了环境保护活动的信息。我非常希望《流动的彩虹》沿着这通过世界屋背的路上,将唤醒人们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环境的关心,熊文韵这样说道。

 

森村泰昌

日本,1951年出生。

森村泰昌广为人知的是创作巨幅乔装为著名电影场景自拍像(女影星系列)和仿造艺术史名作(作为艺术史系列的自拍像)。通过冒充玛丽莲梦露或马奈的《奥林匹亚》,森村泰昌模糊了摄影与油画、对象与表演、真实性与复制品、男性与女性、真实与虚伪、过去与现在等等之间的区分。通过正视,束搏了文化原型的界限,森村泰昌给观众提出些根本性的问题,从而挑战了艺术、美与自身。

 

奥诺黛拉有机

日本,1962年出生。

出生于东京,居住在巴黎,奥诺黛拉有机把平常事物置于奇特背景,以此质疑它的内在特性和观看它的人的感觉。在她的《旧衣服》系列照片中,奥诺黛拉有机从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兰特斯基的展览上拿到这些旧衣服,然后让他们漂浮在多云的天空下,拍下照片。简单一件衬衫突然重被盗用成为一个人如何解读一个物体的象征:虽然人的身体不存在,观众对于一件衬衫用途和意义的预先设想唤起人对身体的设想。

她的作品表达出对观众习以为常的形象的新的观察力,并挑战了一个人是怎样无意识地附加意义给其他日常事物,思想和生活。

 

张海儿

中国,1957年出生。

张海儿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最早发展一种明显独立于纪实摄影的摄影家之一。为了寻求新的纪实主题,他把镜头转向城市,拍摄变化中的城市风景和生活方式。

张海儿的广州妓女肖像已经超越了传统纪实摄影的客观、中性的立场。几乎全裸的女子挑衅地直视镜头,吸引了观者的目光,也暴露了拍摄者的存在。张海儿特有的混合闪光和慢快门赋予影像深度感和时间推移的感觉。除了内容之外照片本身的艺术性也得到了强调。

当张海儿与其它4位中国年轻摄影家被邀请参加颇负声望的1988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世界第一次注意到中国的实验摄影。

 

赵亮

中国,1971年出生。

残疾杂技演员描述了东北沈阳一个著名的杂技团,这些杂技演员全部是自小残疾的人,为了谋生他们从小就开始在团里训练。在2000年陪江泽民总书记访问美国和欧洲后,他们变得很有名,随之而来的媒体的疯狂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亮相,使他们变得家喻户晓。

赵亮这些照片拍摄于杂技团成名之前,对这一公共场面提供了3个人的视角。离开聚光灯,赵亮突出了表演者使用身体作为表现的方式,而不仅是公众观看的对象。

 

庄辉

中国,1963年出生。

当一个人面对相机的瞬间,这个人经历了从心理过程到精神过程的转变。当这人影像被放印出来,一个人的身份和所代表的象征就被确定并记录。这个过程是个把物质世界精神化的过程。这是人们面对物质世界的一个惯例(仪式)?

  --庄辉

庄辉从1990年代开始拍摄一大群的人,这些群体的社会活力强烈地吸引了他。工厂工人、学生、村民、里昂双年展参展者——“百人集体照片表达了现代社会亲密关系他说我想这种集体照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些照片很容易被忽视,看上去甚至过时了。它们传达了自我/个体与群体大众之间复杂的关系。庄辉出现在每个全景画面的边缘,同时是局外人和指挥者。

不被重视的一些关系,如竞争、敌视和友情出现并被捕捉在胶片上。这些相互关系是照片的中心观点,变得更象是行为的记录。在《公共浴室》系列中,庄辉试图进入另一个私密的社会群体——女性。

 

左小祖咒

中国

诗人,电影人,摇滚明星,摄影家,目前生活和居住在北京。左小祖咒是个涉猎广泛的人,在90年代早期他以领导“NO”摇滚乐队而著名,曾出版过多张专辑以及小说《狂犬吠墓》,为电影《世界》和《云的南方》创作的配乐并获得重要奖项,左小祖咒也是最早在东村居住的前卫艺术家之一。当时他参与拍摄过一些行为事件,这次展出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5)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