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艾未未:纽约1983-1993”摄影展,展出艾未未于20多年前拍摄的、之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从一万多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的这些作品,以艾未未对社会和艺术的独特视角,折射出整个80年代的历史、文化和氛围。
这些作品展现了艾未未眼中1980年代的纽约,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艺术活动、他身边的人和事,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而且揭示了透过艾未未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追踪他观念艺术实践的起点。
作为一位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以其雕塑、装置和建筑而闻名,但摄影在他的艺术创作实践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对摄影有着独到的见解,也曾经用摄影来创作艺术作品。
这些照片是对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作的纪录,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它们并不是艾未未整个生活的编年史纪录,而是纪录了他周围的场景,揭示了他当时的思考和态度。无论对他个人而言,还是就当代艺术来说,这些照片是一部珍贵的视觉历史。
整理和保存这些作品,对于三影堂呈现中国摄影历史这一使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早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成立之先,创办人荣荣和映里即已开始与艾未未探讨这批照片的展览与出版。
作者的话
这些照片,是我在纽约1983年至回到北京的1994年拍摄的,前后十年的时间。那时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总是闲着,随手拍了一些遇见的事,去过的地方,熟悉的人,我的周围的住地、街道和城市,打发每天的闲散时间。
一晃20年过去,纽约已经不是当年的纽约,下东城的东村的面貌全变,照片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世,当年常在一起的人,也早已面貌全非,不再亲近往来,不再是朋友,各奔东西。这里所涉及的人,大多并不知道有这些照片存在。今天,平淡的面对过去,它们都不再真实。既确定而又不真实,毕竟任何的现实都是变化中的事实,是漫长的时间中不确定的片刻,现在总是覆盖着过去,未来也不将理会今天。
我陆续整理出一些照片,不是为了记忆,它不重要,那段走过来的路,不必是那一条,也可能走向另外一方。那些曾认识的人,也大可不必认识,人性本身孤独,一起时或许快乐温暖,之后想起来难免可疑。我整理它们,是因为这些图像本身始终是一个真实的物质存在,那些游离在相纸上的化学物质固定一处,不再游离,在黑暗中形成了秩序。它们在我这里,它所涉及的人和事件,包括我的过去,早已不重要了。
生活在过去的50年中,很像是一片落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但最终还是会落在某个角落。图片出现的方式和秩序也会是如此,杂乱无章的,有些思路好像只有混乱时才可以清晰。
今天我依然手不离相机,习惯性的按下快门。应该说明的是,我既无兴趣于摄影,也不太在意所拍之物,它始终是与我的存在并行的另一个现实,每当再看到这些照片,总是发现陌生感大于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