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共同邀请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先生、法国驻沪总领事纪博伟(Benoît Guidée)先生、文化领事柯梅燕(Myriam Kryger)女士、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荣荣先生、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顾铮先生、香奈儿品牌形象大使张钧甯女士及歌手李林妲(Linda Margraf)女士、重要媒体伙伴等嘉宾出席项目启动仪式暨晚宴。
首届“影像策展人奖”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评审团通过初评及复评两轮审慎研讨,臻选出五组优胜入围方案。
入围策展人(团队): 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蒋斐然、印帅&张艺川、刘影&游伊一、周一辰。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影像策展人奖”意在鼓励更多年轻策展人参与影像艺术的梳理与研究,助力当代优秀影像创作的推广与发声。正如“影像策展人奖”评委,策展人、摄影史学者何伊宁所言:“投稿方案关注的议题反映了当下青年策展人(团体)对以下与影像相关问题的思考:特定时期中国摄影师个案研究;中国摄影历史的片段与当下摄影创作和展示的对话;跨学科背景下影像艺术新的研究和观看方式;疫情后对全球新影像艺术议题和创作趋势的反思;以及对后数字时代技术图像和媒介文化的讨论等等。入围初选的十组项目从不同程度上展现出策展人(团体)在研究能力、思考方式上的独特之处,以及他们将过往策展、公共教育经验带入提案的思考。”
往昔乃是异乡
彭嫣菡 + Tracing the Elephant
Tracing the Elephant由策展人彭嫣菡召集,并由设计师曲芳正、建筑师于时云和艺术史学者王彦之在纽约和成都共同发起。小组的艺术生产观念基于成员之间大量的对话、追问与日常工作。他们希望打破策展人、参展人和观众之间惯有的权力关系,通过各自的专业经验与共同协作,将展览现场变成一种动议(initiative)或容器,抑或一面镜子。TTE关注如何创造一个沉思、共存与行动的共同体,并以此为目标,组织跨文化的艺术、设计与出版实践。
未名河
蒋斐然
艺术家,策展人。威斯康星大学实验电影系MFA硕士,现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攻读策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先锋派理论与媒介研究,博论研究方向为情境主义国际与全球六十年代;近年策展“感性沙丘”(2020),“从自己制造的迷宫中逃出去——乌力波60周年”(2020),“共同生活”(2020),“天问Inter-World-View”(2019)等项目;UnArt学术杂志第二期《科幻幕剧》特邀主编(2020);论文发表于“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复旦大学,2021)、“网民21:超越个人账户”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美院,2019),《中国摄影》等。
世界之时,夜之时
印帅 & 张艺川
印帅(1991)是一位中国策展人,工作生活于米兰与上海。2015至今担任米兰FM当代艺术中心艺术策展助理,米兰NABA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学术助理,2018年起留校任教。其发起的出版计划“AP Project”与德国Archive Books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艺术思潮系列图书。其项目《珊瑚岛上的死光》入选2021年PSA青策计划,《幼年与历史》参加2019年OCAT研究型策展方案入围展,他作为策展团队成员参与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希望的原理》,2017、2018年他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银川双年展、安仁双年展、《四川故事——中国:戏剧与历史》、《白种猎人-非洲当代艺术展》、《未结盟的现代性》、《超越记录:意大利的70年代》等。其文章及译文曾发表于《Segno》《公共艺术》《L@ft》《Mousse》《画刊》《信睿日报》《艺术新闻》等专业艺术杂志。
张艺川,策展人、出版人、导演,工作生活于北京,AP Project发起人。2021年AP Project与abC艺术书展联合了中间美术馆IOAM、 OCAT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了“VAI PURE! 女性艺术阅读室”,以阅读、展览和交流的方式邀请观众重读女性艺术,重启思考与历史回响。2019年至今,先后参与出版艺术书籍《美丽城地铁站》、《你,为什么不生气?》、《Lost & Found》以及《女性起义宣言》等。
Women are fashioning
刘影 & 游伊一
刘影,艺术家,非盈利居家艺术空间Platform LivingRoom的发起人之一。目前生活工作在荷兰鹿特丹。
游伊一,现居巴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研究生在读。间歇性地从事艺术行业的不同工种,包括编辑、翻译、撰稿、项目策划与协调等。
SMART-59
周一辰
周一辰,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线上。MiA Collective Art的创办人之一,以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身份策划展览和艺术相关活动。其作品主要通过行为艺术,影像,和装置艺术探讨在多重文化碰撞下信息化,像素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她的作品多次展览于美术馆,画廊和国际摄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