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真伦理:中非影集 艺术家:蒲英玮 策展人 :于渺 蒲英玮的最新项目《写真伦理:中非影集》意在探讨'摄影的'私性'如何被扩充与延伸,并尝试运用'私摄影'作为思辨的方法去解码隐藏在摄影背后的那些关乎政治、历史、伦理的牵涉' 。艺术家将这一宏大议题的具体焦点放在近几年持续发酵并充满争议的中非议题上。对于非洲的关注最初源于蒲英玮在法国的求学经历。后殖民视域下法国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对于非洲殖民史、图像政治和种族问题的反思给他提供了宏观的问题视野,而他的一位亲属近期参与中国援建中非水利工程的经历则给他提供了一个切身的观察视角。在《写真伦理:中非影集》中,蒲英玮聚焦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中国人,分别是:蒲英玮的舅舅--援建非洲的水利工程师李桂平、蒲英玮的同学--无国界新闻记者李亚楠、蒲英玮的邻居--一位经营着一家亚非拉主题商店的淘宝店主Megan。他们依照不同目的拍摄了他们所看到的不同的非洲。蒲英玮对于他们的照片进行翻拍、并且选取一些进行手工着色处理。三位主人公由于各自与艺术家的关系被串联起来,形成一种颇为微妙的亲缘与地缘关系。蒲英玮选择的图片往往介于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之间,其语义的刻意模糊对应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之间的地缘敏感。19世纪西方摄影师在亚洲和非洲的手工上色照片勾连着西方对于'他者'的想像和塑造,其视觉机制与这一媒介所套嵌的殖民扩张进程紧密相关。然而手工上色照片亦是一个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处,一个古典手工技艺和现代科技之间交互影响的场域。19世纪下半叶曾在日本、中国、印度和埃及广泛拍摄的摄影师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正是受到浮世绘的影响才给上色照片的技艺和审美带来变革。这些已经内在于手工上色照片的历史复杂性与蒲英玮的挪用策略之间形成张力。选择手工上色照片这一媒介既出于艺术家对于这种张力的敏感,也是他以一种暧昧和多义的方式来回应中国与非洲之间地缘政治关系的流变。这个项目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是影像作品'I want to be modern'。蒲英玮与动画团队合作以他自身相貌为基础开发出一个具有多重肤色的、跨种族的混合形象。'I want to be modern'这个表达显然不是来自非洲人的口吻,也不来自中国人自己,那么是否是一种被想象、被塑造出来的非洲人的欲望?如艺术家所言,这个跨种族的暧昧的'我'也许是更加贴近现实的一个频率。

    写真伦理:中非影集

     

    艺术家:蒲英玮

    策展人 :于渺

     

    蒲英玮的最新项目《写真伦理:中非影集》意在探讨"摄影的'私性'如何被扩充与延伸,并尝试运用'私摄影'作为思辨的方法去解码隐藏在摄影背后的那些关乎政治、历史、伦理的牵涉" 。艺术家将这一宏大议题的具体焦点放在近几年持续发酵并充满争议的中非议题上。对于非洲的关注最初源于蒲英玮在法国的求学经历。后殖民视域下法国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对于非洲殖民史、图像政治和种族问题的反思给他提供了宏观的问题视野,而他的一位亲属近期参与中国援建中非水利工程的经历则给他提供了一个切身的观察视角。在《写真伦理:中非影集》中,蒲英玮聚焦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中国人,分别是:蒲英玮的舅舅--援建非洲的水利工程师李桂平、蒲英玮的同学--无国界新闻记者李亚楠、蒲英玮的邻居--一位经营着一家亚非拉主题商店的淘宝店主Megan。他们依照不同目的拍摄了他们所看到的不同的非洲。蒲英玮对于他们的照片进行翻拍、并且选取一些进行手工着色处理。三位主人公由于各自与艺术家的关系被串联起来,形成一种颇为微妙的亲缘与地缘关系。蒲英玮选择的图片往往介于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之间,其语义的刻意模糊对应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之间的地缘敏感。19世纪西方摄影师在亚洲和非洲的手工上色照片勾连着西方对于"他者"的想像和塑造,其视觉机制与这一媒介所套嵌的殖民扩张进程紧密相关。然而手工上色照片亦是一个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处,一个古典手工技艺和现代科技之间交互影响的场域。19世纪下半叶曾在日本、中国、印度和埃及广泛拍摄的摄影师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正是受到浮世绘的影响才给上色照片的技艺和审美带来变革。这些已经内在于手工上色照片的历史复杂性与蒲英玮的挪用策略之间形成张力。选择手工上色照片这一媒介既出于艺术家对于这种张力的敏感,也是他以一种暧昧和多义的方式来回应中国与非洲之间地缘政治关系的流变。这个项目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是影像作品"I want to be modern"。蒲英玮与动画团队合作以他自身相貌为基础开发出一个具有多重肤色的、跨种族的混合形象。"I want to be modern"这个表达显然不是来自非洲人的口吻,也不来自中国人自己,那么是否是一种被想象、被塑造出来的非洲人的欲望?如艺术家所言,这个跨种族的暧昧的"我"也许是更加贴近现实的一个频率。

     

  • 19世纪末非洲各国作为法属殖民地印制的邮票.2015-2018
  • 《关于永远的最后一天》(皮肤,或关于光线的永恒政治).2015
  • 《姆波科农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援中非共和国》,由李桂平拍摄于中非共和国.2012
  • 艺术家 蒲英玮 1989年出生于中国山西太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获得评委会最高嘉奖。 蒲英玮的工作以对现实境况的私人体察为路径所展开,他认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是世界存在的诚恳证词。通过展览、写作、出版、讲演等不同形式的实践,艺术家进行着对政治历史文本的个人化重访与戏仿,并将这些跨越了种族、国家、语言、殖民等宏大命题的叙述悉数降落在其非虚构的个人史写作上。 近期的个展/个人项目包括:“双重帝国”,新中法学院,里昂(2018),“宛若真实”,Galerie Sator画廊,巴黎(2018),“蒲英玮与吉姆·汤普森建筑事务所”,J: GALLERY,上海(2017);“游牧小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近期的群展包括:“恋舞神曲”,泰康空间,北京(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上海馆/OCAT研究中心,上海/北京(2017-2018);“小说艺术”,OCAT深圳馆,深圳(2018);“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2017);“教学相长-第三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他曾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2012),入围华宇青年奖(2018),影片《访谈录》入选法国卡昂Si Cinéma电影节(2018)。2016年,当“后真相”成为年度词语后,蒲英玮开始虚构写作,其文章《帝国遗产——论〈踱步:七十年的走过〉与其缄默》获得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二等奖(2019)。他认为母语写作与翻译工作是处于“他者”位置的身份构建与语境生产行为,而这种生产则朝向着一种脱离了既定意识形态窠臼的,一种可能的新身份的到来。

    艺术家

    蒲英玮

     

    1989出生于中国山西太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获得评委会最高嘉奖。

     

    蒲英玮的工作以对现实境况的私人体察为路径所展开,他认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是世界存在的诚恳证词。通过展览、写作、出版、讲演等不同形式的实践,艺术家进行着对政治历史文本的个人化重访与戏仿,并将这些跨越了种族、国家、语言、殖民等宏大命题的叙述悉数降落在其非虚构的个人史写作上。

    近期的个展/个人项目包括:双重帝国,新中法学院,里昂(2018),宛若真实Galerie Sator画廊,巴黎(2018),蒲英玮与吉姆·汤普森建筑事务所J: GALLERY,上海(2017游牧小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近期的群展包括:恋舞神曲,泰康空间,北京(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上海馆/OCAT研究中心,上海/北京(2017-2018小说艺术OCAT深圳馆,深圳(2018);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2017教学相长-第三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他曾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2012),入围华宇青年奖(2018),影片《访谈录》入选法国卡昂Si Cinéma电影节(20182016年,当“后真相”成为年度词语后,蒲英玮开始虚构写作,其文章《帝国遗产——论〈踱步:七十年的走过〉与其缄默》获得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二等奖(2019)。他认为母语写作与翻译工作是处于“他者”位置的身份构建与语境生产行为,而这种生产则朝向着一种脱离了既定意识形态窠臼的,一种可能的新身份的到来。

  • 策展人 于 渺 出生于沈阳,成长于沈阳、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现生活于北京。 于渺是一位艺术史学者、策展人、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的特约编辑、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Afterall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她合作写作的英文专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Art Exhibitions in Shanghai c.2000》(《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展览》)于2020年出版。于渺曾主编学术专刊Atlas of Archiv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s...

    策展人

    于   渺

     

    出生于沈阳,成长于沈阳、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现生活于北京。

     

    于渺是一位艺术史学者、策展人、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的特约编辑、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Afterall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她合作写作的英文专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Art Exhibitions in Shanghai c.2000》(《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展览》)于2020年出版。于渺曾主编学术专刊Atlas of Archiv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2017)、为柏林时代艺术中心策划"浮动地图:跨国现代主义的亚洲视角"研讨会(2019)、为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策划"策展地理"研讨会和工作坊(2019)、为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划"泛策展"研讨会(2018)、为亚洲艺术文献库策划"未来与过去之间的档案"研讨会(2016)。她曾策划"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2019)、"Adad Hannah: 狂野之歌"(2016)等展览。

     

    于渺还是一位散文录像作者。她基于艺术史研究的录像作品曾在时代柏林艺术中心、巴黎Villa Vassilieff、广东时代美术馆、香港亚洲协会和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于渺于2018年获得YISHU当代艺术批评奖,于2017年获得泰特美术馆亚洲研究奖金、于2015年获得CCAA当代艺术批评奖。于渺是Hyundai Blue Prize青年策展奖、保时捷青年艺术奖、青年100艺术奖等奖项的评委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