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的日子 狂野、优雅、青春、亲密、恣意,虚掷的亲密无比的青春与爱情,令人渴望的光环与时尚,喜马拉雅深处的神秘花朵,都如梦幻泡影。 孙瑞祥的摄影冲动始于秀场T台。孙瑞祥的创作常常源自他与生俱来的直觉,他的图像系列具有一种流畅的狂野,真诚,直接,充满荷尔蒙与生命力。区别于以拍摄秀场的其他摄影者,曾具有模特身份的他是秀场的局内人(insider),因此他的镜头中并无'客体'模特,那就是他的世界。 与 Karl Lagerfeld密切工作的几年让他获得了对浮华世界的把握和洞见,归国之后的商业摄影的工作是孙瑞祥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他和世界发生能量交换的接口。但他身体中总有一种出离的冲动,让他不断去寻找和探索流动在生命中的那股神秘力量。阅读荣格的心理学作品是一种寻找,每过一段时间去山中修行也是。 《陌生的日子》是孙瑞祥内部世界的呈现,无论是巴黎的秀场后台,还是与身边密友的欢乐岁月,或是在喜马拉雅山脚和金三角地区寻找的野生花卉,都是他生命中的寻找和流动。每一个生命的切片,都繁花似锦,都是生命的绽放,同时也是凋谢。 他在巴黎时期的秀场后台拍摄,呈现了一个已经结束的时代,模特如女神一样在秀台发亮,那是已经逝去的传说,和充满荷尔蒙、欲望和美的瞬间。他在上海与身边的朋友们的美好夜晚,是一度的青春、懵懂、亲密,酒精、梦想和派对,空气中尽是甜蜜和对青春的挥霍。这是在一个充满情感的气泡之内的摄影,从一个拥抱到另一个拥抱。可一切发光体终有熄灭时。 孙瑞祥说,他一直在寻找那个完美的'阿尼玛'(anima),那是他一生的向往,也是他的恐惧与欲望。 在捕捉到绿绒蒿轻轻摇晃的那一刻,他似乎感受到了那份力量。他说绿度母手中握着的就是绿绒蒿,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生之绽放必然包含着枯萎,盛宴必然蕴含着离散,一切尽在共时(Synchronicity)之中。 此次展览《陌生的日子》并未将孙瑞祥的三个系列分开陈列,因为它们本就是在共时之中,生命的这一刻必然包含着未来的那一刻。何为孤单,何为温暖,何为燃烧,何为虚无。 浮华的秀场中,看万艳同悲,无人的山脚之下,青春绽放如野花,而时间如雪,将它们掩埋。 犹如即兴演奏的爵士乐,《陌生的日子》中生命的节拍和旋律如小河潺潺。虚无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无需发问,抵达对生命的沉醉是惟一的目的。 文字来源:沈奇岚 图片来源:孙瑞祥

    陌生的日子

     

    狂野、优雅、青春、亲密、恣意,虚掷的亲密无比的青春与爱情,令人渴望的光环与时尚,喜马拉雅深处的神秘花朵,都如梦幻泡影。

    孙瑞祥的摄影冲动始于秀场T台。孙瑞祥的创作常常源自他与生俱来的直觉,他的图像系列具有一种流畅的狂野,真诚,直接,充满荷尔蒙与生命力。区别于以拍摄秀场的其他摄影者,曾具有模特身份的他是秀场的局内人(insider),因此他的镜头中并无"客体"模特,那就是他的世界。

    与 Karl Lagerfeld密切工作的几年让他获得了对浮华世界的把握和洞见,归国之后的商业摄影的工作是孙瑞祥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他和世界发生能量交换的接口。但他身体中总有一种出离的冲动,让他不断去寻找和探索流动在生命中的那股神秘力量。阅读荣格的心理学作品是一种寻找,每过一段时间去山中修行也是。

    《陌生的日子》是孙瑞祥内部世界的呈现,无论是巴黎的秀场后台,还是与身边密友的欢乐岁月,或是在喜马拉雅山脚和金三角地区寻找的野生花卉,都是他生命中的寻找和流动。每一个生命的切片,都繁花似锦,都是生命的绽放,同时也是凋谢。

    他在巴黎时期的秀场后台拍摄,呈现了一个已经结束的时代,模特如女神一样在秀台发亮,那是已经逝去的传说,和充满荷尔蒙、欲望和美的瞬间。他在上海与身边的朋友们的美好夜晚,是一度的青春、懵懂、亲密,酒精、梦想和派对,空气中尽是甜蜜和对青春的挥霍。这是在一个充满情感的气泡之内的摄影,从一个拥抱到另一个拥抱。可一切发光体终有熄灭时。

    孙瑞祥说,他一直在寻找那个完美的"阿尼玛"(anima),那是他一生的向往,也是他的恐惧与欲望。

    在捕捉到绿绒蒿轻轻摇晃的那一刻,他似乎感受到了那份力量。他说绿度母手中握着的就是绿绒蒿,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生之绽放必然包含着枯萎,盛宴必然蕴含着离散,一切尽在共时(Synchronicity)之中。

    此次展览《陌生的日子》并未将孙瑞祥的三个系列分开陈列,因为它们本就是在共时之中,生命的这一刻必然包含着未来的那一刻。何为孤单,何为温暖,何为燃烧,何为虚无。

    浮华的秀场中,看万艳同悲,无人的山脚之下,青春绽放如野花,而时间如雪,将它们掩埋。

    犹如即兴演奏的爵士乐,《陌生的日子》中生命的节拍和旋律如小河潺潺。虚无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无需发问,抵达对生命的沉醉是惟一的目的。

     

    文字来源:沈奇岚

    图片来源:孙瑞祥

  • 梦.2009
  • 泡.2011
  • 友.2011
  • 艺术家 孙瑞祥 1984年生于上海。2004年前往巴黎发展,曾担任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香奈儿(Chanel)的官方记录摄影师,并为英国版BAZAAR,ANOTHER,MARIE CLAIR等杂志拍摄人物肖像和时装片。2012年定居上海后,开始主攻人物肖像和实验影片,成为中国版和意大利版VOGUE的肖像合作摄影师。主要拍摄影视明星肖像,并与众多知名时尚设计师合作拍摄,尤其擅长并热爱以艺术肖像为主题的拍摄和创作。 过几年的城市人物肖像摄影创作之后,孙瑞祥突然意识到自己总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观察他人内心状态,2018年机缘巧合之下,他去到了云南, 开始转移到对于原生态的自然界里未知的花朵的观察。在观察在茶林原生境里形形色色的花卉过程中,终于让他以一种开放且安静的心境去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 2019年前往纽约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导演开始拍摄视频短片。2020年一边继续着独立的影像工作室,并受邀成为Tatler杂志的特邀影像总监。

    艺术家

    孙瑞祥

    1984年生于上海。2004年前往巴黎发展,曾担任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香奈儿(Chanel)的官方记录摄影师,并为英国版BAZAAR,ANOTHER,MARIE CLAIR等杂志拍摄人物肖像和时装片。2012年定居上海后,开始主攻人物肖像和实验影片,成为中国版和意大利版VOGUE的肖像合作摄影师。主要拍摄影视明星肖像,并与众多知名时尚设计师合作拍摄,尤其擅长并热爱以艺术肖像为主题的拍摄和创作。

    过几年的城市人物肖像摄影创作之后,孙瑞祥突然意识到自己总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观察他人内心状态,2018年机缘巧合之下,他去到了云南, 开始转移到对于原生态的自然界里未知的花朵的观察。在观察在茶林原生境里形形色色的花卉过程中,终于让他以一种开放且安静的心境去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

    2019年前往纽约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导演开始拍摄视频短片。2020年一边继续着独立的影像工作室,并受邀成为Tatler杂志的特邀影像总监。

  • 策展人 沈奇岚 1980年出生于上海,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文化学者。于德国明斯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艺术世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南传媒浦睿文化艺术部主编。现兼任《书城》杂志编委。 沈奇岚关注艺术与哲学的持续对话。她在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馆联合策展《时间的裂缝》,2016年担任《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顾问,2017年在复星艺术中心策展德国战后艺术大师彭克大型展览《A.R.Penck: 暗喻会否成真?》。2018年受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策划了年度项目“包豪斯课堂”,并为“歌德开放空间”策划展览《失眠者之家》。 沈奇岚策划和主持了2018年上海双年展《禹步》国际论坛项目“回环 Detour——艺术与哲学对话”。2019年,她策划了《Angelus Novus苍穹下》德国当代艺术展,并担任了《重整|德国艺术立场》大展的德方顾问。2019年,她策划和主持了国际文化高端对谈系列《The Futures我们的未来》。她代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与策划的“青策充电站”项目获选国家文化部的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她为多家国际艺术杂志和国际艺术机构撰写专栏和画册文章,包括 Financial Times中文网、凤凰艺术、上海博物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馆等重要媒体与机构。她为英国艺术家Antony Gormley撰写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展览画册文章。她也为艺术家邱志杰撰写了在意大利Skira出版社所出版的画册。

    策展人

    沈奇岚

     

    1980年出生于上海,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文化学者。德国明斯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艺术世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南传媒浦睿文化艺术部主编。现兼任《书城》杂志编委。

     

    沈奇岚关注艺术与哲学的持续对话。她在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馆联合策展《时间的裂缝》,2016年担任《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顾问,2017在复星艺术中心策展德国战后艺术大师彭克大型展览《A.R.Penck: 暗喻会否成真?》。2018年受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策划了年度项目“包豪斯课堂”,并歌德开放空间策划展览《失眠者之家》

     

    沈奇岚策划和主持了2018年上海双年展《禹步》国际论坛项目回环 Detour——艺术与哲学对话2019年,她策划了《Angelus Novus苍穹下》德国当代艺术展,并担任《重整|德国艺术立场》大展的德方顾问2019年,她策划和主持了国际文化高端对谈系列《The Futures我们的未来》。她代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与策划的“青策充电站”项目获选国家文化部的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她为多家国际艺术杂志和国际艺术机构撰写专栏画册文章包括 Financial Times中文网、凤凰艺术、上海博物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馆等重要媒体与机构。她为英国艺术家Antony Gormley撰写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展览画册文章。她也为艺术家邱志杰撰写了在意大利Skira出版社所出版的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