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姜杉 2021 PMA朋友圈摄影大奖 策展人:陈霄 象鼻蚌的胆 记得上一次见到关于艺术的激烈讨论是在2015年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展览期间策展人L先生组织了一次国内外参展艺术家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看着中国艺术家用他们在西方学到的西方艺术理论与西方艺术家展开激烈的讨论,着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一位中国艺术家想就“边界经验(法语:L' expérience limite)”展开讨论,但最后因为语言的障碍问题并没有成形,却把一旁的我拉回到了在法国留学时的记忆。那时候我也曾对西方艺术理论一通混乱的捣腾过,同样出于好奇过这个边界经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经验。现在想来这种“自我学习”顶多是一种脑力训练,是学而无用。或许这样的经历就是他们所说的“边界经验”亦或许根本不是,全然不重要。 我至今没有办法以一种很艺术家的样子去创作,更无法以一个策展人的样子去策展。对这种状态的迷恋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经验,且让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他们所说的边界经验。更有意思的是我还自认为身边的一些艺术家朋友和我一样,都是游走在各自认为的边界经验上的人。这样的认知支撑起我能不用那么造作,且以一种相当模糊的策展人身份邀请了艺术家刘月与周姜杉一同来参加久违了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此要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两位参展艺术家都是平日里与我相熟的朋友,作为游走在边界经验上的我来说,不敢在这摆弄知识,更无法像一个专业策展人一样去叙述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趣味相投的聚在一起参加展览,在我看来主要是出于时间积累下来的情分,再则我们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便是都沉迷于一种以旁观者身份的“我认为”状态。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针对艺术还是针对日常琐碎,我们都可以以高度一致的状态展开生动有趣的讨论,这些经验成了我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调味。这个味道像极了南方人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追求食物本味的执着,而他们的作品所形成的味道之于我来说尤其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味觉经验就是源于厦门。 2015年的我,在厦门近一个多月的工作与生活,那段时间里除了展览的具体工作之外顶大的事情就是对各种当地美食进行疯狂的尝试。时间久了味觉便萌生出一种由无力招架而产生的疲劳感。在临行前的某日,艺术家S先生在观察了我们一个多月的味觉认知过程后,盛情邀请我们一行人去了一家他朋友的馆子。坐下不久后店家将一盘贝壳类生物的刺身端上桌面,艺术家S没有用任何语言介绍这种食物,只示意我试一下一坨呈灰黑色的软体组织,送入口中之后我意识到今天并非来吃饭而是来接受味觉教育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他最后很是轻描淡写的告诉我这是象鼻蚌的胆,平时都是厨师自己吃掉的。 文/陈霄

    周姜杉

    2021 PMA朋友圈摄影大奖

     

    策展人:陈霄

     

    象鼻蚌的胆

     

    记得上一次见到关于艺术的激烈讨论是在2015年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展览期间策展人L先生组织了一次国内外参展艺术家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看着中国艺术家用他们在西方学到的西方艺术理论与西方艺术家展开激烈的讨论,着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一位中国艺术家想就“边界经验(法语:L' expérience limite)”展开讨论,但最后因为语言的障碍问题并没有成形,却把一旁的我拉回到了在法国留学时的记忆。那时候我也曾对西方艺术理论一通混乱的捣腾过,同样出于好奇过这个边界经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经验。现在想来这种“自我学习”顶多是一种脑力训练,是学而无用。或许这样的经历就是他们所说的“边界经验”亦或许根本不是,全然不重要。

     

    我至今没有办法以一种很艺术家的样子去创作,更无法以一个策展人的样子去策展。对这种状态的迷恋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经验,且让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他们所说的边界经验。更有意思的是我还自认为身边的一些艺术家朋友和我一样,都是游走在各自认为的边界经验上的人。这样的认知支撑起我能不用那么造作,且以一种相当模糊的策展人身份邀请了艺术家刘月与周姜杉一同来参加久违了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此要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两位参展艺术家都是平日里与我相熟的朋友,作为游走在边界经验上的我来说,不敢在这摆弄知识,更无法像一个专业策展人一样去叙述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趣味相投的聚在一起参加展览,在我看来主要是出于时间积累下来的情分,再则我们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便是都沉迷于一种以旁观者身份的“我认为”状态。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针对艺术还是针对日常琐碎,我们都可以以高度一致的状态展开生动有趣的讨论,这些经验成了我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调味。这个味道像极了南方人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追求食物本味的执着,而他们的作品所形成的味道之于我来说尤其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味觉经验就是源于厦门。

     

    2015年的我,在厦门近一个多月的工作与生活,那段时间里除了展览的具体工作之外顶大的事情就是对各种当地美食进行疯狂的尝试。时间久了味觉便萌生出一种由无力招架而产生的疲劳感。在临行前的某日,艺术家S先生在观察了我们一个多月的味觉认知过程后,盛情邀请我们一行人去了一家他朋友的馆子。坐下不久后店家将一盘贝壳类生物的刺身端上桌面,艺术家S没有用任何语言介绍这种食物,只示意我试一下一坨呈灰黑色的软体组织,送入口中之后我意识到今天并非来吃饭而是来接受味觉教育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他最后很是轻描淡写的告诉我这是象鼻蚌的胆,平时都是厨师自己吃掉的。

     

    文/陈霄

  • 艺术家:周姜杉 艺术家,屏幕间SCREENROOM创始人,PPPP新媒体艺术空间联合创始人。周姜杉的创作涉及网络社群、媒介环境和叙事,通过符号对特定场景的建构讨论媒介环境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以及知识生产的形成和演变。 周姜杉2018年担任NOVA交互新媒体艺术大奖复审评委;2014年周姜杉联合创作了中国当代艺术互动数据可视化作品《WOW CCAA》,展出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漫步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2013年周姜杉联合策划了中国首个数据艺术展览《信息新浪潮——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展》,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周姜杉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展出,其中包括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Waterman艺术中心(伦敦,英国)、V2不稳定媒体机构(鹿特丹,荷兰)、LE CUBE(伊西莱穆利诺,法国)、Momentum(柏林,德国)、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周姜杉拥有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及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硕士学位。

    艺术家:周姜杉

     

    艺术家,屏幕间SCREENROOM创始人,PPPP新媒体艺术空间联合创始人。周姜杉的创作涉及网络社群、媒介环境和叙事,通过符号对特定场景的建构讨论媒介环境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以及知识生产的形成和演变。

     

    周姜杉2018年担任NOVA交互新媒体艺术大奖复审评委;2014年周姜杉联合创作了中国当代艺术互动数据可视化作品《WOW CCAA》,展出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漫步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2013年周姜杉联合策划了中国首个数据艺术展览《信息新浪潮——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展》,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周姜杉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展出,其中包括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Waterman艺术中心(伦敦,英国)、V2不稳定媒体机构(鹿特丹,荷兰)、LE CUBE(伊西莱穆利诺,法国)、Momentum(柏林,德国)、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周姜杉拥有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及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硕士学位。

  • 策展人:陈霄 1984 年生于上海,“In Situ(在现场)”工作方式艺术家,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 先后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艺术系“Hors-Format”工作室,并获得硕士学位。作品主要以日常生活、个人经验为线索进行创作,同时对时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作品多以影像、装置与行为构建⼀个现场,显现⼀种游走于“边界”上的个体经验。

    策展人:陈霄 

     

    1984 年生于上海,“In Situ(在现场)”工作方式艺术家,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

     

    先后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艺术系“Hors-Format”工作室,并获得硕士学位。作品主要以日常生活、个人经验为线索进行创作,同时对时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作品多以影像、装置与行为构建⼀个现场,显现⼀种游走于“边界”上的个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