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问西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作品展 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句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出自《新唐书·裴行俭传》“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在勉励青年学子,做学问首先学做人,既要树立高尚的品德,谨言慎行;又要开阔视野,冲破西方、东方的学术局限,兼容并蓄,勇于探索和创新。本次展览借用“无问西东”这句赓续清华精神的歌词,回顾、梳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30年来的求索历程。 学院的摄影教育起步于1991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以摄影教研室的形式,顺应时代需求举办了多期摄影研修班。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启了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发展新格局。2005年信息艺术设计系正式成立,设信息艺术设计、动画和摄影三个专业方向。2010年开始每年招收摄影专业本科学生,并成为我国具备摄影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学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平台优势,突出“艺科融合”的教学特色,摄影专业在保持传统胶片摄影学习、体验古典工艺技法基础上,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课程特色之一。学院自2017年至今,有七名同学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两名获“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两名获“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近几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清华美院摄影专业一直名列前茅。 回顾近两个世纪的世界摄影艺术发展史,不容置疑是一部建立在不断突破自身概念之上的艺术、科技和文化史。今天的摄影艺术在技术手段和概念界定上已变得更为宽泛和多元。经历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数字技术的冲击之后,学者威廉·米切尔(William J. Mitchell)曾感叹“摄影已经死了,或者说已经被数字影像生产彻底取代。”这意味着摄影从概念到技术已经突破了符号学意义上的“指示性”,突破了必须通过“光绘”的途径生成影像,突破了被视为一种见证性的文献属性。摄影艺术的核心议题从“摄影应该是什么”转向“摄影还能是什么”。诚如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时,法国艺术家保罗·德拉洛奇(Paul Delaroche)曾宣称“从今天起绘画死亡”一样,2023年,AICG影像如同一种数字生物的超级变异体,以倍速的变异向世界扩散,数字复制已经有代替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的趋势,未来影像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摄影教育在直面人类爆发性的数字影像消费之余,也必须思考将如何更好地去应对。 本展览以“文献与表现”和“虚构与实验”两个单元构成。“文献与表现”部分展示了直接摄影的力量,追求“直指人心”的影像图式,诚如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提倡的,摄影应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虚构与实验”部分体现了摄影可以不遵循任何美学范式,不提供激发美学愉悦的功能,这些作品只为观众建构一个思考的空间,艺术家在扮演、篡改、挪用、建模、AICG等技术手段中不断拓展摄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呈现出摄影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多元发展。 文/冯建国

    无问西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作品展

     

    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句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出自《新唐书·裴行俭传》“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在勉励青年学子,做学问首先学做人,既要树立高尚的品德,谨言慎行;又要开阔视野,冲破西方、东方的学术局限,兼容并蓄,勇于探索和创新。本次展览借用“无问西东”这句赓续清华精神的歌词,回顾、梳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30年来的求索历程。

     

    学院的摄影教育起步于1991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以摄影教研室的形式,顺应时代需求举办了多期摄影研修班。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启了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发展新格局。2005年信息艺术设计系正式成立,设信息艺术设计、动画和摄影三个专业方向。2010年开始每年招收摄影专业本科学生,并成为我国具备摄影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学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平台优势,突出“艺科融合”的教学特色,摄影专业在保持传统胶片摄影学习、体验古典工艺技法基础上,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课程特色之一。学院自2017年至今,有七名同学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两名获“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两名获“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近几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清华美院摄影专业一直名列前茅。

     

    回顾近两个世纪的世界摄影艺术发展史,不容置疑是一部建立在不断突破自身概念之上的艺术、科技和文化史。今天的摄影艺术在技术手段和概念界定上已变得更为宽泛和多元。经历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数字技术的冲击之后,学者威廉·米切尔(William J. Mitchell)曾感叹“摄影已经死了,或者说已经被数字影像生产彻底取代。”这意味着摄影从概念到技术已经突破了符号学意义上的“指示性”,突破了必须通过“光绘”的途径生成影像,突破了被视为一种见证性的文献属性。摄影艺术的核心议题从“摄影应该是什么”转向“摄影还能是什么”。诚如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时,法国艺术家保罗·德拉洛奇(Paul Delaroche)曾宣称“从今天起绘画死亡”一样,2023年,AICG影像如同一种数字生物的超级变异体,以倍速的变异向世界扩散,数字复制已经有代替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的趋势,未来影像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摄影教育在直面人类爆发性的数字影像消费之余,也必须思考将如何更好地去应对。

     

    本展览以“文献与表现”和“虚构与实验”两个单元构成。“文献与表现”部分展示了直接摄影的力量,追求“直指人心”的影像图式,诚如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提倡的,摄影应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虚构与实验”部分体现了摄影可以不遵循任何美学范式,不提供激发美学愉悦的功能,这些作品只为观众建构一个思考的空间,艺术家在扮演、篡改、挪用、建模、AICG等技术手段中不断拓展摄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呈现出摄影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多元发展。

     

    文/冯建国

  • 艺术家:德⼽⾦夫 1985年出⽣于中国内蒙古,2004~2008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获⽂学学⼠学位,2013~2015年攻读⽇本⼤学艺术学研究所,获艺术学硕⼠学位(导师原直久教授),2017~2022年攻读清华⼤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学位(导师冯建国教授),2022年⾄今任北京⼯业⼤学素质教育学院讲师。 参与展览有:2015年第一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获奖作品展、2015年第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2015年第十一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6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17年第一届“映”纪实影像奖、2017年丽水摄影节作品展、2017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曾获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作品被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等机构收藏。

    德戈金夫的肖像

    艺术家:德⼽⾦


    1985年出⽣于中国内蒙古,2004~2008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获⽂学学⼠学位,2013~2015年攻读⽇本⼤学艺术学研究所,获艺术学硕⼠学位(导师原直久教授),2017~2022年攻读清华⼤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学位(导师冯建国教授),2022年⾄今任北京⼯业⼤学素质教育学院讲师。

    参与展览有:2015年第一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获奖作品展、2015年第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2015年第十一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6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17年第一届“映”纪实影像奖、2017年丽水摄影节作品展、2017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曾获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作品被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等机构收藏。

  • 艺术家:高原 高原,中国内地摄影师、作家、首饰设计师、陶艺家,当代最富传奇的女性摄影师。作为摇滚圈知名女摄影师,高原这个名字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她曾是出现在老狼MV《恋恋风尘》中举着相机的的那位青涩女孩;她也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被业界认为最有才华的女摄影师。 高原的相机记录了从上个世纪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摇滚音乐事件和人物。直至今日,高原依然没有停止对音乐和摄影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摄影见证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摇滚历史。对于高原来说,摄影已经融入她的骨髓,是她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代表作品:《把青春唱完》《红磡1994》《返场》《世界》。 影展:《闪现·记忆》《自在生长》《把青春唱完》《生逢灿烂》。

    高原的肖像

    艺术家:高原

     

    高原,中国内地摄影师、作家、首饰设计师、陶艺家,当代最富传奇的女性摄影师。作为摇滚圈知名女摄影师,高原这个名字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她曾是出现在老狼MV《恋恋风尘》中举着相机的的那位青涩女孩;她也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被业界认为最有才华的女摄影师。

     

    高原的相机记录了从上个世纪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摇滚音乐事件和人物。直至今日,高原依然没有停止对音乐和摄影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摄影见证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摇滚历史。对于高原来说,摄影已经融入她的骨髓,是她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代表作品:《把青春唱完》《红磡1994》《返场》《世界》。

    影展:《闪现·记忆》《自在生长》《把青春唱完》《生逢灿烂》。

  • 艺术家:黄秋杰 1992年出生于湖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级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冯建国教授。她的作品长期关注黄河当下人、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019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青衿计划”,2019年入选索尼(中国)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高校组),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黄秋杰的肖像

    艺术家:黄秋杰

     

    1992年出生于湖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级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冯建国教授。她的作品长期关注黄河当下人、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019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青衿计划”,2019年入选索尼(中国)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高校组),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 艺术家:娟⼦ 娟⼦,中国最具实⼒和影响⼒的时尚摄影家,长期为芭莎、时尚、VOGUE、ELLE等主流时尚杂志拍摄封⾯及⼤型图⽚专题;并为多家中、外著名服装及化妆品公司和多家⼴告公司拍摄⼴告图⽚;为许多演艺明星、名模拍摄个⼈作品或写真集。曾多次为全国服装设计⼤赛、CCTV模特⼤赛、全国⼴告摄影⼤赛、全国彩妆⼤赛等重要赛事担任评委。曾荣获包括亚洲最具影响⼒摄影师奖,影响中国的⼗⼤商业摄影师,中国⾦榜时尚摄影师,全国⼈像摄影⼤赛⾦奖,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等多项荣誉。曾受邀参加德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展,德国BFF摄影⼤展,北京·故宫紫禁城国际摄影⼤师展。还被邀请担任哈苏全球⼤使。在长达⼆⼗余年的摄影⽣涯中,她的镜头捕捉着每⼀幅美仑美奂、过⽬难忘、⼤⽓优雅的画⾯,凭借着良好的美术、服装设计基础,在光与影的魔⼒之中,塑造了⼀个又⼀个独特的影象,把⼀种⼤⽓、优雅的时尚推向了社会。

    娟子的肖像

    艺术家:娟

     

    娟⼦,中国最具实⼒和影响⼒的时尚摄影家,长期为芭莎、时尚、VOGUE、ELLE等主流时尚杂志拍摄封⾯及⼤型图⽚专题;并为多家中、外著名服装及化妆品公司和多家⼴告公司拍摄⼴告图⽚;为许多演艺明星、名模拍摄个⼈作品或写真集。曾多次为全国服装设计⼤赛、CCTV模特⼤赛、全国⼴告摄影⼤赛、全国彩妆⼤赛等重要赛事担任评委。曾荣获包括亚洲最具影响⼒摄影师奖,影响中国的⼗⼤商业摄影师,中国⾦榜时尚摄影师,全国⼈像摄影⼤赛⾦奖,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等多项荣誉。曾受邀参加德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展,德国BFF摄影⼤展,北京·故宫紫禁城国际摄影⼤师展。还被邀请担任哈苏全球⼤使。在长达⼆⼗余年的摄影⽣涯中,她的镜头捕捉着每⼀幅美仑美奂、过⽬难忘、⼤⽓优雅的画⾯,凭借着良好的美术、服装设计基础,在光与影的魔⼒之中,塑造了⼀个又⼀个独特的影象,把⼀种⼤⽓、优雅的时尚推向了社会。

  • 艺术家:雷磊 清华⼤学美术学院副教授,1985年出⽣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作为实验影像艺术家,他的创作同时涉及录像、绘画、⾳乐、装置和多媒体剧场演出等。2009年获得清华⼤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硕⼠学位。2014年获得亚洲⽂化协会蔡国强奖学⾦。2017年任洛杉矶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专业教授。2018年任奥斯卡动画长⽚及短⽚单元评委。2019年他的第⼀部电影长⽚《动物⽅⾔》⼊选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雷磊的肖像

    艺术家:雷磊

     

    清华⼤学美术学院副教授,1985年出⽣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作为实验影像艺术家,他的创作同时涉及录像、绘画、⾳乐、装置和多媒体剧场演出等。2009年获得清华⼤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硕⼠学位。2014年获得亚洲⽂化协会蔡国强奖学⾦。2017年任洛杉矶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专业教授。2018年任奥斯卡动画长⽚及短⽚单元评委。2019年他的第⼀部电影长⽚《动物⽅⾔》⼊选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 艺术家:李同 清华⼤学美术学院2013级摄影专业本科⽣,2017级摄影专业硕⼠⽣,导师冯建国教授。 2017年,作品《孑遗》(Relict)获得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资助项⽬。并于2021年⼊选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项⽬成果运⽤作品。

    李同的肖像

    艺术家:李同

     

    清华⼤学美术学院2013级摄影专业本科⽣,2017级摄影专业硕⼠⽣,导师冯建国教授。


    2017年,作品《孑遗》(Relict)获得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资助项⽬。并于2021年⼊选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项⽬成果运⽤作品。

  • 艺术家:刘思麟 1990年⽣于中国沈阳,2013级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研究⽣,导师冯建国。 2015年,其系列作品《⽆处不在》入选“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和瑞⼠爱丽舍宫摄影博物馆“reGeneration3”全球展览及出版项⽬。2016年,获“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2018年,其展览获得德国ParisBerlin fotogroup最佳展览奖。

    刘思麟的肖像

    艺术家:刘思麟


    1990年⽣于中国沈阳,2013级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研究⽣,导师冯建国。


    2015年,其系列作品《⽆处不在》入选“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和瑞⼠爱丽舍宫摄影博物馆“reGeneration3”全球展览及出版项⽬。2016年,获“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2018年,其展览获得德国ParisBerlin fotogroup最佳展览奖。

  • 艺术家:刘⼦睿 中国传媒⼤学学⼠,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研究⽣在读,导师冯建国教授。 国家艺术基⾦2023年度获得者,⼊选第28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和第六届“中国⽆⼈机影像⼤赛”。为《中国国家地理》《西藏旅游》《环球⼈⽂地理》等杂志供稿。代表作有《喜马拉雅家园》《星球的365封来信》《天地之间的秘语》。

    刘子睿的肖像

    艺术家:刘

     

    中国传媒⼤学学⼠,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研究⽣在读,导师冯建国教授。


    国家艺术基⾦2023年度获得者,⼊选第28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和第六届“中国⽆⼈机影像⼤赛”。为《中国国家地理》《西藏旅游》《环球⼈⽂地理》等杂志供稿。代表作有《喜马拉雅家园》《星球的365封来信》《天地之间的秘语》。

  • 艺术家:马浩冉 1989年⽣,河南洛阳⼈。清华⼤学美术学院2021级博⼠研究⽣,导师冯建国教授。本科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硕⼠毕业于美国旧⾦⼭艺术⼤学(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摄影专业。 作品先后展出于2013年旧⾦⼭国际艺术中⼼、2019年第27届洛杉矶摄影博览会(Photo L.A.)、2023年第 15届全国⼤画幅摄影作品展等。曾策划2018年⼤理国际摄影节中国摄影专业留学⽣作品展《时·差》、2019年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商协会(AIPAD)《克⾥雅之⼼》摄影作品展等。

    马浩冉的肖像

    艺术家:马浩冉

     

    1989年⽣,河南洛阳⼈。清华⼤学美术学院2021级博⼠研究⽣,导师冯建国教授。本科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硕⼠毕业于美国旧⾦⼭艺术⼤学(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摄影专业。


    作品先后展出于2013年旧⾦⼭国际艺术中⼼、2019年第27届洛杉矶摄影博览会(Photo L.A.)、2023年第 15届全国⼤画幅摄影作品展等。曾策划2018年⼤理国际摄影节中国摄影专业留学⽣作品展《时·差》、2019年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商协会(AIPAD)《克⾥雅之⼼》摄影作品展等。

  • 艺术家:马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准聘副教授。先后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士学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 代表性出版物有《电影镜头入门》(翻译)、《制造的影像》(编委)等。代表性论文有《数字化摄影教育的结构重建》(发表于《美苑》)、《连接着的摄影与图像》(发表于《中国摄影家》)和《重构数字摄影》(发表于《装饰》)等。

    马森的肖像

    艺术家:马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准聘副教授。先后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士学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


    代表性出版物有《电影镜头入门》(翻译)、《制造的影像》(编委)等。代表性论文有《数字化摄影教育的结构重建》(发表于《美苑》)、《连接着的摄影与图像》(发表于《中国摄影家》)和《重构数字摄影》(发表于《装饰》)等。

  • 艺术家:毛蔚 美国杜克大学艺术硕士,清华大学2023级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冯建国教授。 她的艺术作品在现实世界中探索调解和再现的领域,人为地囊括她对虚拟现实、梦想和不确定性的反思。她曾获Kenan研究所宗教和公共生活奖和芝加哥艺术学院“杰出学者”奖。她的作品曾在美国鲁宾斯坦艺术中心,路易斯·琼斯·布朗美术馆,杜克Power Plant美术馆,日本AIR 3331 Arts等机构展出,作品《手动城市》被杜克大学大卫·鲁宾斯坦珍本书稿图书馆永久收藏。

    毛蔚的肖像

    艺术家:毛蔚

     

    美国杜克大学艺术硕士,清华大学2023级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冯建国教授。


    她的艺术作品在现实世界中探索调解和再现的领域,人为地囊括她对虚拟现实、梦想和不确定性的反思。她曾获Kenan研究所宗教和公共生活奖和芝加哥艺术学院“杰出学者”奖。她的作品曾在美国鲁宾斯坦艺术中心,路易斯·琼斯·布朗美术馆,杜克Power Plant美术馆,日本AIR 3331 Arts等机构展出,作品《手动城市》被杜克大学大卫·鲁宾斯坦珍本书稿图书馆永久收藏。

  • 艺术家:荣荣 1968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生活和工作于京都、北京和厦门。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荣荣早期创作了知名作品《东村》、《废墟》等系列。自2000年起,他与其妻子——日本著名摄影家映里(inri)一起,以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为艺术表达核心创作了包括《富士山》《六里屯》《草场地》《妻有物语》等享誉国际的摄影系列。作品被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盖蒂博物馆、瑞士尤伦斯基金会、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日本森美术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2007年6月,荣荣与映里共同创立中国首家非盈利摄影艺术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此期间,他们多次负责并策划东西方国际摄影大师及学者的大型展览、讲座及沙龙活动,包括成功举办三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场地摄影季· 阿尔勒在北京”、“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展览及跨越了12年里程碑的“三影堂摄影奖 (TSPA)”。2015年,荣荣与时任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萨姆·斯道兹联合发起一年一度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荣荣&映里获得世界摄影组织颁发的索尼世界摄影奖“摄影杰出贡献奖”(2016)和“日本写真协会国际奖”(2022)。

    荣荣的肖像

    艺术家:荣荣

     

    1968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生活和工作于京都、北京和厦门。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荣荣早期创作了知名作品《东村》、《废墟》等系列。自2000年起,他与其妻子——日本著名摄影家映里(inri)一起,以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为艺术表达核心创作了包括《富士山》《六里屯》《草场地》《妻有物语》等享誉国际的摄影系列。作品被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盖蒂博物馆、瑞士尤伦斯基金会、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日本森美术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2007年6月,荣荣与映里共同创立中国首家非盈利摄影艺术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此期间,他们多次负责并策划东西方国际摄影大师及学者的大型展览、讲座及沙龙活动,包括成功举办三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场地摄影季· 阿尔勒在北京”、“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展览及跨越了12年里程碑的“三影堂摄影奖 (TSPA)”。2015年,荣荣与时任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萨姆·斯道兹联合发起一年一度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荣荣&映里获得世界摄影组织颁发的索尼世界摄影奖“摄影杰出贡献奖”(2016)和“日本写真协会国际奖”(2022)。

  • 艺术家:孙彦 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2018年任教于澳门理⼯⼤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清华美院摄影专业博⼠在读,师从冯建国教授。研究及创作涉及三维动画、数字图像、传统影像的数字构建等领域。 曾在⽇本横滨美术馆、法国蓬⽪杜艺术中⼼、葡萄⽛波尔图⼤学美术馆、澳门⽜房仓库、今⽇美术馆等场所举办个展及群展。

    孙彦的肖像

    艺术家:孙彦

     

    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2018年任教于澳门理⼯⼤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清华美院摄影专业博⼠在读,师从冯建国教授。研究及创作涉及三维动画、数字图像、传统影像的数字构建等领域。


    曾在⽇本横滨美术馆、法国蓬⽪杜艺术中⼼、葡萄⽛波尔图⼤学美术馆、澳门⽜房仓库、今⽇美术馆等场所举办个展及群展。

  • 艺术家:王适然 1988年⽣于中国都江堰市,德国多特蒙德应⽤技术⼤学摄影专业硕⼠,2019级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博⼠研究⽣,导师冯建国。现为浙江财经⼤学艺术学院摄影系教师。 组照《远⼭的记忆:⾏将消失的羌族古建筑》荣获2022年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羌族古建筑纪实》荣获2020年“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收藏奖;2017年,组照《梦花园》荣获镭射画廊最佳照⽚奖,发表于Schwarzweiss杂志(德国),并⼊围雅典摄影节(希腊);组照《云端上的民族》于2015年⼊围费利克斯·舍勒图⽚奖(德国)。

    王适然的肖像

    艺术家:王适然

     

    1988年⽣于中国都江堰市,德国多特蒙德应⽤技术⼤学摄影专业硕⼠,2019级清华⼤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博⼠研究⽣,导师冯建国。现为浙江财经⼤学艺术学院摄影系教师。


    组照《远⼭的记忆:⾏将消失的羌族古建筑》荣获2022年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羌族古建筑纪实》荣获2020年“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收藏奖;2017年,组照《梦花园》荣获镭射画廊最佳照⽚奖,发表于Schwarzweiss杂志(德国),并⼊围雅典摄影节(希腊);组照《云端上的民族》于2015年⼊围费利克斯·舍勒图⽚奖(德国)。

  • 艺术家:王伟 媒体⼈、青年摄影艺术家。⽣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清华⼤学美术学院2016级摄影专业硕⼠研究⽣,导师冯建国教授。 第43届世界新闻设计⼤赛影像类卓越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2022年中青年摄影⼈才培养计划⼊选艺术家,2023年国家艺术基⾦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新时代全媒体摄影⼈才培训》⼊选艺术家。2021年获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展组委会导师推荐摄影新⼈奖。影像创作项⽬《中国最后的驯⿅部落》,获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资助项⽬⽴项资助、2019年国家艺术基⾦美术类项⽬滚动资助,先后在北京、台湾、新加坡等地举办巡展。2020年,该系列作品⼊选中国影像民族志摄影双年展获⾦收藏奖,34幅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王伟的肖像

    艺术家:王伟

     

    媒体⼈、青年摄影艺术家。⽣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清华⼤学美术学院2016级摄影专业硕⼠研究⽣,导师冯建国教授。

     

    第43届世界新闻设计⼤赛影像类卓越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2022年中青年摄影⼈才培养计划⼊选艺术家,2023年国家艺术基⾦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新时代全媒体摄影⼈才培训》⼊选艺术家。2021年获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展组委会导师推荐摄影新⼈奖。影像创作项⽬《中国最后的驯⿅部落》,获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青年艺术创作⼈才资助项⽬⽴项资助、2019年国家艺术基⾦美术类项⽬滚动资助,先后在北京、台湾、新加坡等地举办巡展。2020年,该系列作品⼊选中国影像民族志摄影双年展获⾦收藏奖,34幅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 艺术家:王闻博 北京电影学院硕⼠,清华⼤学美术学院博⼠⽣在读,师从冯建国教授,并担任北京理⼯⼤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艺术顾问,2020年作品入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21年获贵州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飞虎奖和《中国摄影》年度优秀毕业⽣作品奖。出版有《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王闻博》(浙江摄影出版社)。

    王闻博的肖像

    艺术家:王闻博

     

    北京电影学院硕⼠,清华⼤学美术学院博⼠⽣在读,师从冯建国教授,并担任北京理⼯⼤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艺术顾问,2020年作品入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21年获贵州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飞虎奖和《中国摄影》年度优秀毕业⽣作品奖。出版有《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王闻博》(浙江摄影出版社)。

     

  • 艺术家:张樱瀚 198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英国桑德兰大学传媒学院媒体制作专业学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8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建国教授。 2019年,作品《人为黄土》入选“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最后的海草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张樱瀚的肖像

    艺术家:张樱瀚

     

    198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英国桑德兰大学传媒学院媒体制作专业学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8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建国教授。


    2019年,作品《人为黄土》入选“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最后的海草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 艺术家&策展人:冯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建国以来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12年,荣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在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美术馆、画廊举办了三十多场个人展览。作品被上海美术馆、首都博物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等国内外多家公共机构收藏。 出版个人专著7部:专著《跟亚当斯学摄影》《黑白摄影》《大画幅摄影》,作品集《西部旅路》《最后的胡同》《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中国当代摄影图录·FENGJIANGUO冯建国》;翻译著作1部:《安塞尔·亚当斯传世佳作400》。

    冯建国的肖像

    艺术家&策展人:冯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建国以来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12年,荣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在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美术馆、画廊举办了三十多场个人展览。作品被上海美术馆、首都博物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等国内外多家公共机构收藏。


    出版个人专著7部:专著《跟亚当斯学摄影》《黑白摄影》《大画幅摄影》,作品集《西部旅路》《最后的胡同》《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中国当代摄影图录·FENGJIANGUO冯建国》;翻译著作1部:《安塞尔·亚当斯传世佳作400》。

  • 冯建国,《盛装的妇女 ,普兰,阿里, 西藏,2003年》,纸基银盐照片,70 x 9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德戈金夫,《00977. 布里亚特双胞胎 ,2019年,鄂温克族自治旗 》,2019。喷墨打印,297 x 420 m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 马浩冉,《豫相——中原老乡》,2021。收藏级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 ,150 x 12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 孙彦,《女孩NO.2,虚拟表面系列》,2022。收藏级艺术微喷,137 x 11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王适然,《描述沃克·埃文斯》,2023。收藏级艺术微喷 ,50 x 25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 张樱瀚,《攫》,内蒙古哈尔乌素 ,2017年12月,2017。收藏级艺术微喷 ,180 x 85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