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黑 寺背 寺背是赣南山区的一个村落,因村前有寺庙而得名。如今,寺庙早已不见,村名却流传至今,绵延近五百年。艺术家拉黑1984年出生于寺背,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寺背之于拉黑,如印度之于奈保尔。对这位著有“印度三部曲”的印度裔英国作家来说,“印度是一种疼痛,是一个我会怀着巨大的柔情想起,但最终又总是想要逃离的地方。” 故乡是艺术家拉黑过去15年最重要的创作主题。2007年以来,在长期悬浮于故乡与城市间的游牧状态下,拉黑以寺背为背景,从土地、身份、迁徙和变革等维度出发,陆续以《走失》《走回故乡》《罗福平》系列,完成了“故乡三部曲”[1]式的创作。 面对不可承受的现代性断裂,拉黑一直在城市和故乡之间,探索着自己的动态位置。他以摄影、行为等多种方式,处理了个体在面对故乡与记忆时,身份、心理和精神等所陷入的困境。在此过程中,他更对生活于寺背的家族、族群的生存状态及环境现实,进行了理性的长期观察和纪录。 在创作中,“寺背”逐渐成为一只不受控的隐形之手,并借着拉黑的相机和底片,开始“自我显影”,《寺背》由此产生。《寺背》将拉黑从“故乡三部曲”中的个体与故乡之间的复杂二元关系及其对个体生命史的叙事中解放出来,转而将其置于与土地、山川、山民同命运的立场,共同去面对天地自然法则的审视。如此,寺背成了主体,而作为艺术家的拉黑则逐渐隐退、消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在“寺背”的俯瞰之下,一代又一代人,如刍狗,如草树枯荣,出生、活着、死亡,如此自然轮回。在展场,寺背于群山环绕,房舍农田逐渐演变,洪水来去,花开花落,恬淡、平静,但死亡、消逝和暴力等,始终隐匿于那日常之中。 展览《寺背》是拉黑在对“故乡三部曲”的抽象式总结下,对寺背的致敬,也是对许多如寺背一样,处于不可往复的消失中的诸多故乡的致敬。通过对故乡、记忆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探讨,借由智识和情感上的感知力,拉黑以影像建构了一座将寺背通往形而上存在的桥梁。经由这一探索和重构,注定消逝的作为客体的寺背,回归到了“寺背”本体这一不朽的位置。 拉黑的奶奶是通灵的神婆,爷爷是抬棺的“八仙”之一,二叔是红白喜事的乐手,少年时的拉黑也常在丧礼上敲小锣。这让山民拉黑,有了在拍照时变身为“神婆”的可能,于是,族人、村民在生老病死时所进行的传统而朴素的仪式及通灵场景等,均自发地浮现在其底片上。当拍照成为通灵,展场也就成为“寺背”的通灵场。 如此,“寺背”超越了现代史的感伤叙事,不再是专属于拉黑个人的地理坐标意义上的故乡,而是成为一个现代文明背后的,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更接近土地生存方式的,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更普遍的永恒土地本身。 [1] 在《走失》系列中,拉黑以“从泥土中移植到水泥地上的草”的自觉,梳理了自己与寺背、家族的关系与记忆,认识到故乡与家族的基因已经在他的血液之中,无法逃离与回避;在《走回故乡》系列中,拉黑通过对自己肉身的“惩罚”,独自从上海徒步1000公里回到出生地寺背,用身体在生活地的城市与故乡寺背之间建立了一条可以魂归的精神之路;在《罗福平》系列中,拉黑以赤脚西服的形象,将自己融入记忆与现实之中的寺背,让罗福平、罗鑫、拉黑这三个分裂的身份,在其身上互相接纳与共处。 文/傅尔得

    拉黑

    寺背

     

    寺背是赣南山区的一个村落,因村前有寺庙而得名。如今,寺庙早已不见,村名却流传至今,绵延近五百年。艺术家拉黑1984年出生于寺背,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寺背之于拉黑,如印度之于奈保尔。对这位著有“印度三部曲”的印度裔英国作家来说,“印度是一种疼痛,是一个我会怀着巨大的柔情想起,但最终又总是想要逃离的地方。”

     

    故乡是艺术家拉黑过去15年最重要的创作主题。2007年以来,在长期悬浮于故乡与城市间的游牧状态下,拉黑以寺背为背景,从土地、身份、迁徙和变革等维度出发,陆续以《走失》《走回故乡》《罗福平》系列,完成了“故乡三部曲”[1]式的创作。

     

    面对不可承受的现代性断裂,拉黑一直在城市和故乡之间,探索着自己的动态位置。他以摄影、行为等多种方式,处理了个体在面对故乡与记忆时,身份、心理和精神等所陷入的困境。在此过程中,他更对生活于寺背的家族、族群的生存状态及环境现实,进行了理性的长期观察和纪录。

     

    在创作中,“寺背”逐渐成为一只不受控的隐形之手,并借着拉黑的相机和底片,开始“自我显影”,《寺背》由此产生。《寺背》将拉黑从“故乡三部曲”中的个体与故乡之间的复杂二元关系及其对个体生命史的叙事中解放出来,转而将其置于与土地、山川、山民同命运的立场,共同去面对天地自然法则的审视。如此,寺背成了主体,而作为艺术家的拉黑则逐渐隐退、消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在“寺背”的俯瞰之下,一代又一代人,如刍狗,如草树枯荣,出生、活着、死亡,如此自然轮回。在展场,寺背于群山环绕,房舍农田逐渐演变,洪水来去,花开花落,恬淡、平静,但死亡、消逝和暴力等,始终隐匿于那日常之中。

     

    展览《寺背》是拉黑在对“故乡三部曲”的抽象式总结下,对寺背的致敬,也是对许多如寺背一样,处于不可往复的消失中的诸多故乡的致敬。通过对故乡、记忆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探讨,借由智识和情感上的感知力,拉黑以影像建构了一座将寺背通往形而上存在的桥梁。经由这一探索和重构,注定消逝的作为客体的寺背,回归到了“寺背”本体这一不朽的位置。

     

    拉黑的奶奶是通灵的神婆,爷爷是抬棺的“八仙”之一,二叔是红白喜事的乐手,少年时的拉黑也常在丧礼上敲小锣。这让山民拉黑,有了在拍照时变身为“神婆”的可能,于是,族人、村民在生老病死时所进行的传统而朴素的仪式及通灵场景等,均自发地浮现在其底片上。当拍照成为通灵,展场也就成为“寺背”的通灵场。

     

    如此,“寺背”超越了现代史的感伤叙事,不再是专属于拉黑个人的地理坐标意义上的故乡,而是成为一个现代文明背后的,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更接近土地生存方式的,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更普遍的永恒土地本身。

     

    [1] 在《走失》系列中,拉黑以“从泥土中移植到水泥地上的草”的自觉,梳理了自己与寺背、家族的关系与记忆,认识到故乡与家族的基因已经在他的血液之中,无法逃离与回避;在《走回故乡》系列中,拉黑通过对自己肉身的“惩罚”,独自从上海徒步1000公里回到出生地寺背,用身体在生活地的城市与故乡寺背之间建立了一条可以魂归的精神之路;在《罗福平》系列中,拉黑以赤脚西服的形象,将自己融入记忆与现实之中的寺背,让罗福平、罗鑫、拉黑这三个分裂的身份,在其身上互相接纳与共处。

     

    文/傅尔得

  • 艺术家:拉黑 1984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的寺背村,现以艺术家、策展人身份工作生活于杭州。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长期关注身份、记忆、历史书写等问题。作品曾入围马格南纪实摄影奖短名单。作品《走失》被私人收藏,出版作品集《罗福平》入选2020年中国摄影图书榜。

    拉黑的肖像

    艺术家:拉黑

     

    1984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的寺背村,现以艺术家、策展人身份工作生活于杭州。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长期关注身份、记忆、历史书写等问题。作品曾入围马格南纪实摄影奖短名单。作品《走失》被私人收藏,出版作品集《罗福平》入选2020年中国摄影图书榜。

  • 策展人:傅尔得 作为策展人,她的策展方向以对某一地域的整体影像创作生态和其当代表现特征为主,如她曾主要策展的《肌理之下——台湾当代摄影联展》《Hai,Dozo!——日本影像新世代联展》。 作为作家和研究者,她著有《一个人的文艺复兴》(2016)、《肌理之下》(2017)、《在场:亲历11个重要美术馆摄影展》(2021)、《对话:21位重塑当代摄影的艺术家》(2021)。借由《肌理之下》,她在2018年被诚品书店列为“大陆地区年度最期待作家”之一,而后两本书则上榜2022年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图书”。 她的作品主要发表在《中国摄影》、《假杂志》、《摄影世界》、ING、《生活月刊》、《ELLE MEN睿士》等杂志和专业网络媒体;2013至2022年,她与《城市画报》的IMAGE栏目合作,主要内容为采访并评议国外在某个议题上有独特视觉语言及表现的摄影艺术家;2021年,她为《大众摄影》杂志写过以观察AI时代摄影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专栏“无像”。 2016年,她是台北国际摄影节新锐奖的评委;2017-2019年,她是Wonder Foto Day 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的评委;2022年,她是台南国际摄影节“台南摄影上桌 PHOTOGO”的评委。

    傅尔得的肖像

    策展人:傅尔得

     

    作为策展人,她的策展方向以对某一地域的整体影像创作生态和其当代表现特征为主,如她曾主要策展的《肌理之下——台湾当代摄影联展》《HaiDozo!——日本影像新世代联展》。

     

    作为作家和研究者,她著有《一个人的文艺复兴》(2016)《肌理之下》(2017)《在场:亲历11个重要美术馆摄影展》(2021)、《对话:21位重塑当代摄影的艺术家》(2021)借由《肌理之下》在2018年被诚品书店列为大陆地区年度最期待作家之一,而后两本书则上榜2022年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图书”。

     

    她的作品主要发表在《中国摄影》、《假杂志》、《摄影世界》、ING《生活月刊》、《ELLE MEN睿士》等杂志和专业网络媒体;2013至2022年,她与《城市画报》的IMAGE栏目合作,主要内容为采访并评议国外在某个议题上有独特视觉语言及表现的摄影艺术家;2021年,她为《大众摄影》杂志写过以观察AI时代摄影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专栏“无像”。

     

    2016年,她是台北国际摄影节新锐奖的评委;2017-2019年,她是Wonder Foto Day 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的评委;2022年,她是台南国际摄影节“台南摄影上桌 PHOTOGO”的评委。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