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晓
1984年生于浙江青田
摄影师徐晓晓出生在温州附近的青田县,14岁移民至荷兰。在荷兰度过半生的她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有着无法被直接界定的身份,她既是局内人也是局外人。通过拍摄充满困惑和疏离感的地点、人像和静物,徐晓晓试图在自己的本源和当下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2009年,她以优等的成绩从阿姆斯特丹摄影学院毕业,之后在安特卫普影像博物馆(FotoMuseum Antwerpen)举办个展,从此开始从事个人项目。2016年出版的摄影集《后院的航空学》(Aeronautics In the Backyard)在过去的几年间赢得了众多知名的图书奖项。
更多信息:www.xiaoxiaoxu.com。
饮马长城窟行
中国长城被普遍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受瞩目的建筑壮举之一。修建这一防御工事的初衷是为了保卫国家,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它已成为中国历史和身份共同认知的组成部分。长城的魅力在于其多变和矛盾的本质,是权力、敬畏、孤立和团结的象征。人们普遍认同这种观念,但长城不只是文化之间的分割或权力的象征,还是人们数百年来生活、工作和保留传统的地方。尽管城墙在破败,但许多人至今仍与它保持着活跃的关系,使其尽可能地受到敬仰、修缮和保护。
为了拍摄《饮马》这件作品,摄影师徐晓晓追踪了长城脚下居民的生活。她从明长城开始,带领我们寻找早期长城的遗迹,试图发现快速发展的中国对这个雄伟地标的影响。她询问着自己,长城在当今反映了什么?哪些元素消失,哪些残留得以保存?在离热门旅游区数千公里的地方,徐晓晓注意到许多村庄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年轻人离开了村子去附近的城镇谋生。
徐晓晓并没有把长城看作是一个承载着军事意义的屏障,怀揣开放的观点,她关注长城脚下的人类活动,捕捉着人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抓住历史的凄凉氛围和忧郁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她以长城的神话,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镜像,让我们直接见证了摄影师寻访的那些古老传统仍有留存但逐渐消失的地方,这一过程的视觉转换成为了该项目的核心。正如她之前的作品《后院的航空学》,徐晓晓拍摄了农民们努力建造飞机的场景。该项目还收录了作家玛丽娅·卡特琳娜·贝林内蒂娅(Maria-Caterina Bellinettia)的诗文,发表在一本赏心悦目的摄影集中。徐晓晓再次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丰富多彩、才华横溢的叙事人的身份。
艺术家:徐晓晓
策展人 :鲁小本(Ruben Lundgren)